Menu

 

2012年第七期《万里信息》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7-10

第五版

 

 

 (上接第四版)
      在陈立友的谋划下,许昌市运输公司以运输业为主,多种经营并上,由单一车辆结构向豪华客车、中巴、集装箱车、大吨位车和零旦车发展;建立了汽配公司、运输机械厂、综合批发市场、建筑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汽车驾校等企业,跨地区、跨地市建成了四个分公司,出现了横跨6个行业的多种经营、多业并举的新局面,形成了运、工、商、贸综合业务网络,呈现出“编队出海”、“全线出击”之势。
      陈立友的一系列作为,使得许昌市运输公司职工乃至交通局领导们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甚至原来对陈立友挺大意见的“刺儿头”们提起他都赞不绝口,一致认为他是一个“睿智的铁腕总经理”。


对话二:
改革,是一场必须打胜的硬仗


   《企业家》:1988年,您竞聘当上了许昌市运输公司的经理。但是,大家都知道,摆在您面前的并非只有鲜花和掌声,而且还有重重亟待克服的困难。所以,您这个经理却不是好当的,您是受命于危难之时!
     陈立友:是的。那几年,中国经济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运输行业也不例外,个体运输业已在市场中迅速崛起并与国有和集体的运输企业展开了白热化的竞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由于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国有和集体运输企业普遍亏损,甚至不少运输企业都因为经营不善改换门庭了。许昌市运输公司也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对于这些大家都很清楚。我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公司走出困境,走向一条新的适应市场经济体系发展的路子。可以说,前方困难重重,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也很清楚,而且非常自信,所有的一切困难都是暂时,没有逃避的理由,只有尽快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唯一出路。
   《企业家》:当时的环境有多么恶劣?
      陈立友:我这么跟你说吧:当时从一般职工到上级交通管理部门领导都认为,汽车运输业普遍不景气,普遍亏损,已经是“夕阳产业”了,以后不要再“玩”汽车了,不要再“吃”汽车轮子了,可以搞一些其他创收项目,以便生存下去。甚至在郑州的一次会议上,有领导在大会上公开讲:“道路运输业普遍亏损是不可回避的现象,兴盛和衰败都是规律所致,破产倒闭也不要大惊小怪,你开业我祝贺,你倒闭我放炮”。
   《企业家》:领导都没信心了,您服气么?
      陈立友:开始我觉得那些话似乎有些道理,但后来我经过了一阵子痛苦的思索后就不服气了。在公司职工大会上我问大家:“现在国家搞改革开放,物质是少了还是多了?”大家一致回答:“当然是多了!”我又继续问:“通过改革开放,现在的公路是修得好了还是坏了?”大家又回答:“当然是好了,这还用说?!”我对大家 说:“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资多了,公路走着更顺了,信息手段更先进了,怎么能说运输业是‘夕阳产业’呢?”
   《企业家》:运输业永远都不会成为夕阳产业,社会在进步,运输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体系,必须改革。
     陈立友:是的,这个我就早已认识到了,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到来已是一种不可逆转的顺局,只有让企业进入市场,适应市场,才能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而对仍然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徘徊的许昌市运输公司而言,显然,只有改革才是其唯一的出路;改革,是一场必须打胜的硬仗!
   《企业家》:呵呵,您不愧是军人出身,张嘴闭嘴都不离本行。我想问一下,您是怎样理解“改革”的呢?
     陈立友:从“改革”的本意理解应该是一场新的革命。结合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对企业改革的理解就是企业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改变束缚企业发展的旧体制,建立起适应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展的新体制。对于许昌市运输公司而言,必须实现以人为本,建立一套适应公司发展的、新的、能够让企业走向新生的机制。
  《企业家》:既然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那么同时也意味着要改变分配体制,革掉一些少数权贵者不合理的既得利益。所以,这也是一项势必会遭人反对的得罪人的活儿。
    陈立友:那是肯定的。
  《企业家》:所以接下来您对下属分支机构实施财务收支两条线制度和机关消肿减员的改革举措势必会遭人反对,并且压力肯定要比之前您在四车队、五车队的大。
    陈立友:是的,不过反对也没用,改革是不可逆转的大潮,是大势所趋。实施财务收支两条线改革时有人反对,我直接就免掉;公司机关消肿减员时谁不同意就待岗处理。
  《企业家》:这次还有人放风声要“收拾”你么?
    陈立友:有,并且放出风的人还很多,连俺老婆都怕了劝我,要我把孩子送到老家躲一段时间。我一听就火了,我就不信那个邪。再说,这样的事儿也不是一次了,我都已经习惯了。改革既然是一场革命,必定就有牺牲,怕也没用。
   《企业家》:结果也没人敢动您一指头。
     陈立友:是的,其实到那个时候,大伙都了解我了,知道我的行必果性格,也没人再敢坚持反对下去了。这更坚定了我的信念——改革是一场必须打胜的硬仗,没有回头路,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市运输公司“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新生。

 

资料三:
深化改革:正规军与游击队的博弈


        改革途中尽管会遭遇来自不同方面的阻力,但是,许昌市运输公司克服了重重困难,基本畅通无阻。紧接着,许昌市运输公司开始实施了深层次的改革——实施“公司制+家庭制”的新的运输经营模式,把公司制的规模效应和家庭制的灵活特点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
       就这样,许昌市运输公司开始实施“包死基数,确保上交,亏损自补,超额全留”的经营办法。这样一来,公司的包袱轻松地就被甩掉了,员工的积极性也很快就调动了起来,所有车辆全都租赁了出去,公司经营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之后,运输公司运用这些收入,不断购置车辆,公司经营规模越来越大。
       随着运营车辆的增加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原有的运输公司内部职工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了,此时,陈立友把目光瞄准了农村和乡镇,把新购置的车辆开始对农村和乡镇有经营头脑的、擅长从事汽车运输的人租赁。在租赁期间,承租方只需要交一定比例的首付款,即可与运输公司合作从事运输经营,同时还可以享受国家关于汽车运输税费统征和内部市场优惠政策的支持,租赁期满,汽车的所有权完全转让给承租方,并且,陈立友带领着公司一班人通过跑市场,进工厂,先后与许继集团、天昌国际烟草公司、河北华龙集团等350多家知名企业结成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承租方货源不足的忧虑。
       许昌市运输公司租赁经营制的全面开展,一下子就激活了汽车运输市场,并迅速形成了强势的核心竞争力,从事运输行业的个体经营户争先恐后与公司合作,租赁公司汽车经营。 
       许昌市运输公司的此番作为,使原本处于“游击”状态且优势十足的个体运输户的竞争优势丧失殆尽,“游击队”战斗能力日渐衰落,并开始主动加入到了运输公司这个“正规军”中来,“正规军”日渐壮大。为了适应发展需要,陈立友定期面向全社会招聘或者选调机关管理人员主持分公司工作,鼓励一批敢闯敢干的人施展才华,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其加快发展。就这样,公司每个月都有新的分公司成立,形成了普通货运、危货运输、快速货运相联合的经营网络,许昌市运输公司开始逐步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到1996年,许昌市运输公司由原来的200多部汽车已经增加到了1500多辆……

对话三:
企业只有灵活经营才能做强做大


   《企业家》:是什么原因让您下定决心搞“公司制+家庭制”这种运输经营模式的?
     陈立友:原因很简单,被逼出来的!
  《企业家》:被个体运输经营户逼出来的?
     陈立友:是的。前面咱已经谈到过了,许多领导都认为运输行业已经进入“夕阳产业”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国家体制改革后,个体户进入了运输市场,并且蓬勃发展,运输活力十足。他们好比“游击队”,不分黑夜,为了挣钱,一人掌握方向盘,老婆孩子齐上阵,不怕苦不怕累,日夜奔忙,并且服务质量高,责任心强。而国有、集体企业这些“正规军”的现状却是人干多干少一个样,大锅饭养了许多懒人,没法和“游击队”进行直面竞争,从而导致了一个个的国有和集体运输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与千千万万的个体运输户的竞争过程中沙场败北,体无完肤。
  《企业家》:您对这些“游击队”不服气。
    陈立友:当然了。他们是学生,是徒弟,我们才是老师。论优势,他们身单力薄,无论是从人才、场地、技术甚至政策方面,他们都不如我们。为什么我们当老师的不行他们徒弟行?这说明我们的玩法不行,思想不行,经营模式不行,管理、体制都不行。
  《企业家》:但“游击队”灵活。
    陈立友:你说得对。但是我是军人出身,咱共产党的军队就是打游击出身的,国民党几百万军队都给打到台湾了,咱从来就不缺打游击的经验。所以,打游击我们应该也是老师。我仍然不认那个邪!
  《企业家》:从你身上处处都能发现那种不服输的精神。你开始向“游击队”宣战了。
    陈立友:我把国家在农村的改革经验搬过来,稍微做了调整,利用公司各方面的优势,通过深化改革成果,采用多赢的汽车租赁合作模式,几个回合下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打胜了——“游击队”被收编了,咱再进行一系列的强化管理措施,他们就成了咱旗下的“正规军”。
  《企业家》:从“正规军”打不过“游击队”到收编“游击队”成为“正规军”,这其中让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陈立友:企业只有灵活经营才能做强做大!

 

资料四:
万里征程的新跨越


     1993年,许昌市运输公司成功兼并了已经濒临破产的许昌迎宾公司;
     1995年,许昌市运输公司成功兼并许昌市交通局第一汽车队;
     1996年,许昌市运输公司被定为许昌市26家试点改制国有企业之一,成功进行了改制,并改名为“许昌万里运输(集团)有限公司”,陈立友任董事长;
     1998年,经人大代表、许昌市交通局提议,许昌市委组织部任命陈立友兼任许昌市运输总公司(原许昌地区运输公司,简称“一运”)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开始主持“一运”全面改革工作;
     2001年,河南第一艘“运输航母”横空出世,由许昌万里运输(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交通运输公司、河南公路运输联营总公司商丘公司等16家企业出资创建的河南省万里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简称“河南万里集团”)挂牌成立,并成为河南省规模最大、设备先进、管理科学、高标准、现代化的大型运输企业,陈立友担任董事长。公司拥有各类运营车辆5万多台,一级货运站16个,一类汽修厂10个,二类汽修厂18个,客运站13个,各类运营线路830条。现有职工15270名,全国各地设立分公司60多个,其中省外分公司20多个;
     2003年,按照许昌市委《关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许昌汽车运输总公司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陈立友遵循“国有资产退出、职工身份置换、经营者群体持大股”的原则,严格按照企业改制程序分别召开职工大会,讨论通过企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最终使国有资产有序退出,700余名职工出资入股积极参与改制。企业占地313042.33平方米,总资产1.2亿元,公司职工3312人,下辖10个客运公司,22个货运公司,4个客运站,24个经济实体,拥有各种运营车辆2000余部,224条客运线覆盖国内百余座城市,营运里程5.5万公里,日发班次700个,日客流量12000人次,年货运量100万吨。主要经营客货运输、汽车销售及配件经营;兼营宾馆、餐饮、旅游服务、机械加工、房地产开发、客货信息及站场服务、汽车出租、融资租赁、汽车驾驶和维修培训等。当年11月8日,许昌运输经贸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作,国有改为民营,开始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
     2005年,许昌运输经贸有限公司整体正是并入许昌万里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统称“许昌万里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使许昌万里集团成为中原大地运输行业的排头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万里集团公司也先后被评为“国家道路旅客运输一级企业”、“道路货物运输一级企业”,被国家人事部、交通部联合授予“全国交通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国家交通部认定为“重点联系道路运输企业”,“2008年度中国物流百强企业”;被河南省交通厅评为“文明规范道路运输企业”、“河南省最高等级的现代物流集团”、“河南省道路运输企业(货运)质量信誉3A级企业”,并获中国交通企业协会“中国物流市场服务用户满意品牌”荣誉称号,十年来制造百万富翁三百余人。
     ……


对话四:
许昌商会会长的“活、和、合”


     《企业家》:可以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万里集团就开始驶向了快车道,您的万里征程,正正在驰向成功的彼岸。我想问一下,您觉得在企业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陈立友:是观念。譬如说,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是三年。大家为什么走不出这个怪圈呢?根本的问题就是思想观念,咱们的中小企业最需要的是更新观念。目前,许多中小企业还是停留在小农经济思想上,抱着小富即安、自满自足的思想,没有大智慧,没有大思路,没有大眼光的企业就做不大。所以,一定要让我们的中小企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可以说,谁都想做强做大,可是他不知道怎么做,那是因为他观念就不通。只要有先进的思想观念,没有人才全世界的人才都可以引进;没有资金,社会的资金多得很;没有管理,全世界的管理经验都可以用;没有资源,全世界的资源都可以用。
   《企业家》:作为许昌成功企业家的标杆,在2011年11月15日,您被大家推选为新一届许昌市商业联合会会长,您又开始肩负着带领许昌企业共同发展的重任。对此,您也充满着十足的信心。对于商会今后的发展,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呢?
    陈立友:我认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个字:“活”、“和”、“合”。
  《企业家》:怎么理解这三个字呢?
    陈立友:“活”,就是让自己活下去,让企业生存下去。让自己活下去简单,让企业生存下去必须得谋发展,因为发展始终都是硬道理。并且,要先发展后规范。
  《企业家》:为什么要先发展后规范?
    陈立友:只有先发展,才能抢占市场先机,在发展中不断调整、规范和完善,才能做强做大。如果你做企业一开始就考虑如何让企业各个方面都完善起来,努力做到尽善尽美,而不行动,等到你开始做的时候,别人早已经抢在了市场的前面,你再想追赶,根本不可能,人家已经在发展中超越你太多了,你再完善都没法赶超人家。
  《企业家》:您指的“和”,应该是“和谐”吧。
     陈立友:要想活,必须和,这是咱中华文化的精髓。往大的方面说是和平,小的方面说是和谐。气和、人和、家和、国和,你才能活好。活好了,你才能做事儿。我们一切学习、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这个。就是为了合作。不和,就没法合作。
  《企业家》:合作,才有前途,才有共赢。
    陈立友:对,一个人,一个企业的力量再大,都要学会与人合作,强强联合才能更强,才会更具市场竞争力。每个人的资源是有限的,各方面的条件也都是有限的,但每个人都有优势,每个国家都有优势,每个企业都有优势。当你把各个方面的优势都集中起来,这就包括了资金的合作、管理的合作、技术的合作、文化的合作,你看做大做强还难吗?但有一个原则,必须是共赢,没有共赢也就没有合作。
  《企业家》:合作是道,那该如何迈步,怎么个“合”法儿?
   陈立友:其实就是让利,让名让利。在评先进的时候,你别都评什么老总,经理。只要他做得对做得好,就鼓励支持,发奖金的时候多发点,其实人家得到尊重和物质奖励,也会回报于你,与你合作。企业间合作也是这样。我给别人谈合作的时候,就说盈利了,你6我4,出资金的时候,我多出你少出,赔了是我的,赚了是你的。有这样的好事,谁都愿意和我们合作,我们这样说也这样做,得守信用。
  《企业家》:有了新思想,有了合作之道,剩下的就是结果,其实,这也是老板们最在意的。
   陈立友:结果还是那句话,共赢!合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共赢,合作就是帮企业赚钱,发展企业,成就客户,富裕员工,回报社会。从而让大家一起在创业、改革、发展的“万里征程”上一起走下去,让大家有饭吃,有前途,并充满信心。
 《企业家》:今天与您沟通了这么长时间,我们觉得很受用,感谢您对《企业家》的关心和支持,谢谢您!
    陈立友:不客气。
(原文转载自2012年4月《企业家》杂志   作者/许文)

 

Copyright @ 2024 Wanli Transport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7026342号-3

豫公网安备 41102302000160号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莲城大道与百花北路交叉口万里大厦20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