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2010年第九期《万里信息》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9-14

第五版

我国物流发展简况

       1.初期发展阶段(1949—1965)   这个阶段,我国国民经济还处于一个恢复性发展时期,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之当时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对各种商品特别是生产资料和主要消费资料都是指令性计划生产、分配和供应,流通只不过是用来保证这种分配供应的执行而已。当时经济的指导思想是“重生产、轻流通”。物资流通刚刚起步,只是在一些生产部门和流通部门建立了为数不多的储运仓库和运输单位。运输则是以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处于初级规模的基础上的物流雏形。随着经济的发展,初步有了物流网络。由于管理相对落后,很难适应社会生产建设的需要。
       2.停滞阶段(1966—1978)   物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本来我国的计划经济就已经制约了物流的发展,加之“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给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国民经济处于严重短缺的经济状态,从整体上看,物流基础设施基本上没有发展,甚至连一些原来的设施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对于物流理论的研究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
       3.较快发展阶段(1979—1990)   这个阶段由于我国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政策,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物流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发展更快,新建了大量铁路、公路、水运码头、机场、仓库等基础物流设施。而且在物流技术设备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投入,建立了立体自动化仓库,并率先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物资,如粮食、水泥等大宗货物上开展散装运输和集装箱运输等新兴物流技术的应用。在物流理论研究方面,相关的物流学术团体纷纷建立并积极开展国内外物流学术交流活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学习和研究了国外许多先进的物流理论和管理经验。特别是中国物资流通学会在1989年成功地举办了“第八届国际物流年会”,这届国际物流年会的召开,对我国的物流理论研究和物流实践都起到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从此,物流学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并逐渐被经济界、物流界所重视,逐步改变了孤立对待运输、仓储、装卸、包装等物流功能的传统流通观念,从而开始了系统地、深刻地进行物流理论研究和物流实践的探索。
       4.高速发展阶段(1991一现在)   这一时期,市场经济运行的力度逐步加强,我国经济已经从计划经济大踏步地向市场经济迈进,国内商品流通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物流业也受到高度重视。这个阶段正值我国进入“八五”规划时期,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1992年国民经济总量增长12%,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必将带动物流业迅速发展,并且成为推动物流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因。正因为如此,国家对高速发展的物流采取了一些重大的政策措施,在“八五”规划中明确地把第三产业尤其是物流业作为发展重点。在“八五”期间我国十项重大项目中属于物流领域的就占了五项,而且都是物流的龙头行业——运输业方面的。进入“九五”、“十五”期间,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物流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物流总量年年持续增长。2001—2005年间,我国经济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社会物流出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局面,“十五”期间我国物流总量达到159万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4倍。特别是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更加明确地专门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划中说:“推广现代化物流管理技术,实现物流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物流系统化,建设物流标准化,加强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建立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这些重大举措的实施标志着“十一五”时期,我国物流发展将进入一个更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我国物流界包括从事物流理论研究的院所和从事物流实践的物流企业任重道远,将面临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但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现代物流管理的原则

       1.服务性原则   物流业属于服务业,物流管理必须以用户为中心。随着商品经济的纵深发展,用户对物流活动更重视高效率、低消耗的效果,所以现代物流业必须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例如,在承担中长距离运输的同时,还要注意满足用户小批量、多批次、短距离、时间准的要求,甚至要为用户“量身定做”物流方案。例如,日本丰田公司先进的管理经验——“零库存”或称“准时生产方式”,当原料配件运到企业时正好上生产线,产品完工即运给下一道工序或用户,因此企业不需要库存,使储备资金占用达到最低。这种情况往往不是企业自备物流机构能做到的,必须有一个精干的物流机构支持,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都由专业物流企业承担,他们的服务与用户的需要配合得分毫不差,这充分体现了物流的服务性。
       2.通用性原则   专业物流企业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必然发生高昂的费用,但是,如果能采用通用化的物流设施与设备,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就能降低物流成本。如集装箱、托盘等集装工具的标准化,规定最小的集装单元的尺寸是600mmX400mm等,都是通用性的具体表现。随着现代物流业全球性的发展,不仅要求设施与设备的通用,而且要求包括商务单证。手续规则的通用等,这些也是现代物流业发展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3.合理化原则   物流企业要降低物流成本,就要考虑按最优模式设计它的作业,对它的各个作业环节——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进行合理组织。需要注意的是,在物流的作业环节中,存在着相互制约的问题,即“二律背反”现象。比如,按小批量进货,可以降低存储成本,但要增加采购次数,又使采购费用增加;简化包装可以降低包装成本,但包装强度降低,会使破损率上升,维修或赔偿费用增大,甚至损害自己的声誉,等等。因此,物流管理应遵循合理化的原则,要进行周密的考察,衡量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影响程度等,确定矛盾双方各自应该具有的水平,得到较折中的处理方法,使综合效益最大。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

       物流从1915年形成到现在,已经经历了90多年的演变,社会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经济时代。现代物流业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应该说与传统物流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主要区别有:
       1.服务功能方面的差异   传统物流的功能是相对独立的,因此不具备控制供应链的功能,而现代物流则强调的是对供应链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2.与用户关系的差异   传统物流是建立在以价格竞争和基本服务基础上的短期协作关系,而现代物流与用户是建立在供应链基础之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了供应链用户成员的信息共享、过程同步、合作互利、反映即时、服务满意的共赢关系。
       3.现代信息的应用方面的差异   传统物流没有外部整合系统,更谈不上电子订货、销售时点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射频技术等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正是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得以极大的发展,才具有传统物流根本无法抗衡的巨大优势。当然,这也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
       4.物流企业管理上的差异   传统物流企业通常是分散的、人工的粗放管理,而现代企业采用的是现代化、信息化管理。足见现代物流是一个崭新的系统概念,它包含了商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的全过程,它是传统物流向生产、流通及消费领域的延伸,并赋予了传统物流全新的内涵。它将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整合,即从采购物流经过生产物流指导销售物流的末端——消费。
       总之,现代物流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延伸和扩展了传统物流功能。


       具备物流配送、专线运输、仓储、信息交易、停车食宿、汽车维修及配套服务六大功能的河南万里物流园,内设仓储区23600平方米、停车场区35000平方米、物流专线300条,河南省内三级物流配送网点108个,商务办公区3000平方米、物流信息经营区5000平方米、修理区4600平方米,辅助服务区15000平方米等十大区域,各区域依靠智能化管理系统相互融合配套,共同构建起基于物流信息系统的多功能现代物流园区,成为郑州区域大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南万里物流园区凭借着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品牌优势、管理优势以及人才优势,园区内招商工作在短短时间内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园区实行的停车免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已经使园区在短短时间内的车流量、货流量增大。由此,河南万里物流园区提出了更为精细化的服务理念并大胆提出了物流服务一体化的改革方案。即将仓储、运输、包装、物流加工、配送、代收款集成一体化,为客户提供无微不致的服务。
(品牌管理部)

Copyright @ 2024 Wanli Transport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7026342号-3

豫公网安备 41102302000160号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莲城大道与百花北路交叉口万里大厦20层